以前寫偉人的名字前面都要空一格,常常讓師生之間撕破臉,學生不滿為什麼要扣分,老師說因為你沒有空一格。
學生:我有空啊!
老師:哪裡有?
學生:明明就有,上面那個就是。
老師:那太小了,不能算一格。
學生:那可不可以扣一半就好?算半格。
老師:偉人勒!有半個偉人的嗎?
(哀怨,眼神死。)
至今大家還是不懂為什麼寫孫文和蔣介石的名字前面要空一格,奇怪當時也沒有人會問老師為什麼,why?幹在心裡口難開,因為不滿,學生私下都說孫、蔣二個人是空一格先生。
這和蔣介石信仰的基督教有關,最早聖經是用手抄寫,寫到神的名字會先去洗個手再回來寫,表達尊敬讚美,可是到底有沒有洗手誰知道,所以就用空一格來證明有洗手了。一直延續下來,蔣介石在當時就和現在北韓的金正恩一樣,他都說要去洗手要空格了,你能怎樣,誰敢問原因?
另一個原因,在傳統中文書寫的習慣,空一格是一種抬頭,表示尊敬,並不是死人或偉人才空一格,活著的人也有,例如:「總裁 林永承」。在人名和稱謂之間空一格,是抬頭裡的一種方式,挪抬。
當時要起義十分鐘前,譚人鳳很好奇就拿起一把槍把玩把玩,黃興看他一臉蠢樣擔心會有意外,就把那支短銃搶了過來。很兇:別鬧了,這豈能當兒戲!
才剛說完,嘣!一發子彈走火射出去,把牆壁打穿了一個洞,隔壁的一個倒楣鬼被打到大腿,哇哇叫。也不知道這筆帳是要算黃興的還是譚人鳳,自己吞了吧!
這一次同盟會革命起義是史上最悲壯的一次,是敢死隊。總共有六百二十人分四路,其中有二百人沒被分到的自己弄一弄成一隊,反正他們也不重要沒人理。(歷史上說八百人,其實沒那麼多,國民黨真的很愛八百,什麼都要八百。)
有槍的拿槍,沒槍的拿刀,沒刀的給他一支火把!
黃興帶頭:「同志們,起義了!」
負責埋炸藥的是日本留學回來的喻培倫,他也有出一本關於炸藥的書,大家都說他是炸藥大王。他先爆破兩廣總督衙門的牆壁,這目標是要生擒總督張鳴岐,生擒不行的話就斬首。
大家慷慨激昂,打了再說,信心滿滿人多示眾,口氣都很大。
林時爽這時候衝了出來:「兄弟們!咱們都是漢人,該合作一起推翻這腐敗的滿清。」
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..嘣
一陣混亂,子彈在飛,林時爽當場頭部中彈身亡。
黃興這個人也蠻詐的,會打仗的人都在他帶的那一路,其他三路只是湊湊人數裝裝樣子。
革命再次行動,正式開始,這是有名的黃花崗之役。
沒錯,孫文當然不在現場,別忘了他可是遠距離的革命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