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文最先成立的革命組織是興中會,之後又籌組了同盟會。而同盟的意思是很多反清組織的集結,主要有三個勢力:興中會、華興會、光復會。
 
華興會的會長就是黃興,黃克強。

當時同盟會有75個會員代表,孫文的興中會只有3名入選,光復會有10多名會員代表,華興會掌握了50名以上的會員代表人數。

然後總是要選會長,怎麼說也是華興會的黃興鐵定當選。哪知道這位老兄,突然跳出來說:「各位如果沒意見的話,我推舉孫先生成為我們的領導。」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國的諸葛亮足智多謀,一代又一代的累積粉絲,連杜甫也寫詩讚美他,有電影有電玩都不斷的提到他,他有著智慧超凡的形象。

諸葛亮,就是那個總是搖著扇子一副人生勝利組的跩樣。 
 
但宋教仁卻只在歷史課本閃過一下下,沒有人記得。可是他的重要性都遠大於我們印象深刻的那些偉人,他是真正影響清末革命的關鍵人物。

沒有他,革命無法成功。失去他,中華民國的政治完全改變。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時周恩來為了爭取宋子文和宋美齡投效中共,跟他們透露宋慶齡為共產黨效力的秘密。從此以後,他們與宋慶齡斷絕關係,直到宋慶齡去世時,宋美齡都沒說出半個字的悼文。

毛澤東和宋慶齡是同年紀,但毛澤東是一個笑面虎,都大姊大姊的喊,外人看來他們姊弟感情似乎不錯。

她為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服務,從事情報間諜的工作,幫助中共顛覆推翻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。她用她的特殊身份,特殊的地位,起了特殊的作用,任何人也替代不了。

但在中共非法建政後開始產生矛盾,毛澤東當上國家主席,在宋慶齡要選副主席的時後,他投下了反對票,不過多數人是贊成的,所以她還是當上了國家副主席。

原本中共是早決定要走「新民主主義」路線,但掌權的毛澤東露出老虎爪子,急劇轉入社會主義,無產階級專政,即左派。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個中國,十個有九個半的人對國父的印象是,溫文儒雅風度翩翩,剩下的半個會癡呆的問:孫文是誰?

孫文並不是大家想像中讀書人的形象,相反的他有著很重的江湖味,黑社會做事情的手段。

(這一篇內容沒有情情愛愛,比較生硬,可以跳過。)

同盟會創立的時候有一個最大的主力是「會黨」。會黨,也就是黑社會,直到民國成立的時候,會黨想發展成政黨,孫文卻多方壓制,因為會黨當時並不挺孫文,而且孫文也不想讓他們黑道漂白從政。可是他自己原本就是黑道「會黨」的人,自己想當紅牌爬上最高的地位。

孫文先把自己黑道的江湖味漂白,民國成立後,就對昔日共患難的同志翻臉不認人了。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粹芬姊知道孫文和宋慶齡結婚後的反應說:

「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後有了賢內助,諸事順利了,應當為他們祝福。」

她後來去了南洋,隱居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,當地華僑也都尊稱她為「孫夫人」或「孫太太」。

當有人為她的遭遇打抱不平的時後,她會說:

「我跟中山反清,建立中華民國,我的救國救民願望已經達到。我自知出身貧苦,知識有限,自願分離,並非中山棄我,他待我不薄,也不負我。」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而就在同一年孫文去日本橫濱辦簽名會的時候,當時有兩個人在生活上時常跟他有交集,一個是他的英文祕書,宋靄齡。另一個是宋靄齡的爸爸,宋嘉澍。

宋嘉澍,也就是宋查理。他是基督教傳教士,思想及作風都非常的洋化,這樣的他碰上了一天到晚嚷著要革命的孫文,那是一拍即合。於是在革命期間,宋查理捐出大筆資金資助孫文的行動,甚至當孫文需要有個英文秘書協助處理事務,宋查理立刻將他的大女兒,也就是自小留美的宋靄齡,送去給孫文當秘書,他真的是挺孫文到底。

就在那時候,有一個少女從美國飛到日本找很久沒見的家人,一家人碰面有說不完的話,很熱鬧。宋查理應該是該說的都說了,沒話題聊,隨意說了一句話:「時常跟妳提起的孫叔叔也在這裡喔。」

少女興奮的說:「真的嗎?早聽爸爸和大姐提到這位革命領袖,但我從沒機會和他見面,我能見見他嗎?」

於是第二天宋查理及宋靄齡帶著她,讓孫文見到了這一個亭亭玉立又充滿氣質的少女,宋慶齡。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月薰,11 歲的時後因為家裡發生火災,導致整個家付之一炬,所以全家寄住在一間寓所的二樓。

有一天大月薰不小心打碎家中花瓶,水順勢流到樓下住客的房裡,樓下的住客於是找人上樓問問是發生什麼事。大月薰的爸爸就跟女兒說:「小薰,去跟樓下的先生道歉吧。」於是大月薰下樓見到那位住客,也就是孫文。

從此孫文就常注意這位有些害羞的小女孩,你沒看錯,大月薰當時 11 歲,而孫文身邊還有個淺田春。

等了六年終於得到手,相對的大月薰也早就感受到孫文的意思,在她心裡也是急著想長大,嫁給孫文。她很懂事,知道孫文革命事情很多,也不會要求把空出來的時間陪她,滿足於當一個偉大男人背後的女人。

她寫給孫文的信是這樣: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中國古代,納妾是一種風氣,只要有一點點名聲資產的人都會納妾,主要目的是要繁衍後代。妾可以有好多個,妻子卻只能有一個。

她跟她們的地位是差很多的,妻除了比較不得寵之外,其他的權力都有,心情不爽就抓一個妾來罵一罵:「家奴!」三不五時就酸一下:「賤婢!」還挺威風的。

袁世凱在清末是何等的大人物,他是直隸總督,相當於武將之首。然後有一天袁世凱的老媽過世了,於是他就跟他的哥哥袁世敦商量:「把我媽跟我爸葬在一起吧?」

袁世敦一聽,立馬回:「不准!」

按古代葬禮規定,只有大老婆死後能跟丈夫同穴埋葬,小老婆只能葬在家族墳墓堆的外圍。袁世凱是小老婆生的,他原本是想藉此把自己的老媽用偷吃步拉高到大老婆的地位,可是袁世敦這個正港大老婆生下的嫡子,當然不想要有其他女人分散自己生母的崇高地位。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宋教仁沒死,他的政治才華會影響整個中國。如果宋教仁沒死,他的貢獻應該不會就此被埋沒。如果宋教仁沒死,二次革命就不會發生。

沒有二次革命,那個人就長不大,台灣就沒有軍閥戒嚴的傷痛。如果宋教仁沒死……可惜,「歷史是沒有如果的」回不去了。

但是歷史有還原真相的責任,不是神就不能’當神,不是偉人就不能當偉人,不是國父就不能當......那反而會害了他在那個世界被其他的國父們霸凌。

犬養毅問:
「孫先生才智過人,又重德行,真是令人佩服。但有一事不知肯賜教否?」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袁世凱手握北洋軍,又是開明改革的官員,深得清朝官吏和一半革命黨人的推崇,由他當總統的話在動盪的年代會減少很多衝突,但最重要的是袁世凱還擁有外國列強的支持。

原本都談好了,袁世凱當總統是底定的,沒想到六天後孫文風塵僕僕一臉疲倦(玩樂也是會累的)從美國回來,他重新跟袁世凱談條件。

說是談條件也不對,應該是說設圈套騙他:「袁大人,新政府大總統的位子當然是您,但畢竟您還是清朝官員,直接上任恐怕會有人說嫌話.... 」

於是孫文就幫袁世凱暫時保管大總統的位子(袁大頭冤大頭還真不是叫假的)。

『這裡有一個重點,宋教仁在修法律制定臨時約法的時候,總統的位子正是孫文保管著。』

林永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